Search


好多朋友問我,台灣有大菜、小吃,但是有甜點嗎?老師怎麼不開課教怎麼做台灣傳統甜點?早期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好多朋友問我,台灣有大菜、小吃,但是有甜點嗎?老師怎麼不開課教怎麼做台灣傳統甜點?早期台灣的甜點是什麼樣子?這一連串的問題,讓我開始思考是否要開堂課,教授甜食的製作功夫,這些功夫坦白說,真的是大工程,但是學會以後,一定能幫助很多人創業,做出與市面上俱有差異化、高品質的甜食,讓大家更具競爭能力。

許多人都忘記,甚至不知道台灣早期的甜食都很講究,並不是隨隨便便做碗冰而已。現在市面上所看到的甜品,清一色都是『西化』產物,但仔細思考,台灣難道沒有好的甜食嗎?答案是有的,而且非常精緻。

台灣甜食的重要靈魂在於『糖漿』,這糖漿並非隨隨便便就能做出,而是要仔細、運用技巧,才能將糖給『炒』出香味,早期做甜食的師傅若是做不出好的糖漿,就非常難出來做生意了!不過這樣的技術與堅持,在現在市場幾近消失,可以說是完全失傳。

早年台灣的甜食很有趣,用豆類、雜糧做為佐料,淋上香甜的糖漿,讓所有的佐料因為好的糖漿,而提升甜美的滋味。現在,如果您擁有好的炒糖技術,那麼您想開冰店當老闆,肯定生意源源不斷。

『湯圓』不稀奇,但要做出『白玉』等級的湯圓,就非常挑戰了!好的湯圓讓人感到順口、沒負擔,由此可以看到,早期台灣人對於吃的講究。同理,『煮紅豆』的功夫可就更難得了!如何用簡單的電鍋,做出粒粒分明、外表完整不破皮的紅豆,這當中有許多大學問,這一些早期師傅的堅持,到現在已經消逝,甜點似乎成為不講究的速食產品,台灣『好』的甜點,不應該就此受到遺忘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從小喜愛恣意悠遊於歷史巷弄,對於古老的人、事、物充滿特別的情感。喜歡時髦,卻又鍾情於老文化,喜歡以不同的方式,探究、傳遞文化,特別偏愛以『吃』來談論文化,因為這是最不沈重的文化認識方法。 成立一個自己的烹飪空間,讓更多人能更容易學習台菜烹調,台菜的背後有許多文化意涵,希望透過互動,活絡台菜的價值。
想認識台菜的絕美風華嗎?美食作家黃婉玲老師將親自教您烹調台灣大菜,帶您窺探台菜之美,歡迎您加入課程,報名電話06-2020968或至官網查閱細節https://taiwan-cuisine.com/聯絡/
View all posts